2010年技术简报16-寒富苹果GM256矮化中间砧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发布日期:2010-03-15
技术简报
第122期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 2010年2月28日
利用矮化砧和矮化中间砧进行苹果集约生产是现代苹果栽培制度的技术特点之一,各地都在积极进行相关的研究与技术示范,其中,以沈阳地区为代表的冷凉地区在栽培寒富苹果的过程中,较为普遍地采用了以山定子为基砧,GM256为中间砧嫁接寒富苹果的矮化栽培模式,经过十几年的栽培实践,目前已经发展GM256矮化中间砧寒富15万亩左右,在冷凉地区苹果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从事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的人员也在当地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不仅实现了早期丰产,而且持续稳产、高产。如于洪区高台子的7年生寒富大面积平均亩产达到4500多公斤,沈阳农业大学校内试验基地的6年生试验园折合亩产4000多公斤,在2009年11月份的辽宁省优质果评选中沈阳地区的寒富2苹果获得多项金奖。
但是,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GM256中间砧的砧穗组合也出现了许多问题,1995年前后建立的几个果园大多已经淘汰另植,主要的问题是进入结果后树势迅速衰弱,腐烂病严重,植株残缺不全,失去生产能力。归纳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建园不择地,栽植不规范:由于近年来苹果价格连续走高,经济效益显著,果农栽植寒富的积极性很高,加之各级政府出台的多项扶持政策,更是极大地促进了栽植面积的迅速增加。但是,在选址建园时,有些低洼涝地、山岭薄地也大量栽植GM256矮化中间砧寒富苗,又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土,致使植株生长发育不良,低洼涝地早期落叶,山岭薄地植株瘦弱,均没有理想的生产能力。山岭薄地栽植过浅,中间砧段全部露在地上。
2、密栽重剪:目前沈阳地区GM256矮化中间砧寒富苹果栽植密度普遍为2×3m~2×4m,但整形修剪时往往又或多或少沿用了传统的疏散分层形的整形修剪措施,幼树期对主枝等各类枝延长头短截,致使骨干枝不能保持单轴延伸,很多园子未进入盛果期即树冠郁蔽,修剪改造又难以下决心。
3、主干过矮,主枝选留过早、过大,大枝分枝部位集中,中心干生长势力弱:这是目前沈阳地区进入结果期的园子普遍存在的问题。栽植后定干普遍为70厘米左右,当年发生的侧生分枝即选作主枝,导致中心干延长头没有明显的生长优势,选留的下位主枝往往生长较强旺,加粗快,临近的几个甚至形成轮生掐脖现象。这样的3植株已经完全失去了纺锤形的技术特点。
4、大枝过多,角度过小:错误理解轻剪缓放,认为轻剪即是保留所有的分枝,有些植株中心干上竟然着生40余个枝,密挤,无法培养结果枝组,经过几年后形成大量的“棒子”;缓防时又没有进行正确的拉枝、抹芽、扭梢等工作,甚至竞争枝也直立缓放,造成一树多头。
5、急于结果:由于寒富苹果极易早结果,定植次年大多植株见花,很多果农舍不得疏掉,急于留果,结果直接影响树体主枝和侧枝的生长发育,难以形成科学合理的树形结构,更谈不上系统的整形。这种生产方式,早期几年虽然产量尚可,一旦进入盛果期后树势即迅速衰弱,尤其没有结构合理、中庸健壮的结果枝组,后期产量及果实品质均难以保证。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自2004年开始着手进行新型整形修剪技术与配套土壤管理制度的试验,并在沈阳地区选择有代表性立地条件的园子进行示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基本解决了GM256中间砧寒富苹果整形修剪和树势维持方面的问题。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山岭坡地修筑梯田,没有条件的大穴定植,定植穴至少80厘米见方,保证树势强旺;同时栽植时将GM256中间砧埋入土中5厘米,以扶持树势。
2、定植第二年去除全部侧生分枝,只保留中心干延长头中截60厘米,并在剪口下10厘米内抹除第一芽以下的芽,保证中心干延长4头绝对的生长优势,防止竞争枝出现。发生的侧生分枝过多的在夏末秋初疏除,每20厘米留1个,并在8月底拉至水平。第三年春季萌芽期对主枝延长头先端15厘米左右留第一芽抹除附近的芽,防止发枝集中于先端(这是寒富苹果的一个显著特点);拉至后背上发生的旺芽及早抹除,侧生强旺梢6月上中旬留7片大叶中截,发生的副梢当年可成花。按照此法,4年可基本完成整形。
3、对现有存在问题的树形,在纺锤形原则指导下进行修剪改造,疏除过低、过大主枝,提高主干高度,拉开主枝与中心干的粗度级差;去除主枝的大分枝,保证主枝单轴延伸;主枝角度不合理的拉枝至近水平;严格避免短截,通过疏枝调节枝条数量和分布。树势较弱的园子加强改土、施肥,山岭坡地实行覆草保护根系,栽植过浅的基部培土埋住第一个嫁接口,低洼涝地采取起垄通透土壤。
4、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纺锤形整形修剪的技术原则已经为广大果农所认识,较为规范的园子越来越多,沈阳地区寒富苹果生产的水平也在稳步提高。
发送:各苹果主产省农业厅、各功能研究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
首席科学家办公室成员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办公室 2010年3月2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