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简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简报 > 正文

2009年技术简报71-体系岗位专家赴日本考察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2009-07-31  

技术简报

第71期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 2009年7月22日


体系岗位专家赴日本考察情况报告

栽培与机械研究室 孙建设 刘俊峰

病虫害防控研究室 曹克强 国立耘

保 定 综 合 试 验 站 徐继忠

河 北 农 业 大 学 陈海江 邵建柱

北 京 平 谷 区 果 品 办 葛彦会

2009年7月12-19日,由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机械研究室、病虫害防控研究室的岗位专家孙建设、曹克强、刘俊峰、国立耘教授,保定综合试验站徐继忠教授,河北农业大学陈海江教授、邵建柱副教授以及北京市平谷区果品办葛彦会高级农艺师一行八人组成的考察团,应邀赴日本对青森县、岩手县、长野县苹果栽培、植保、果园机械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考察。考察时间虽短,但考察团认为收获很大,现将此次考察活动的内容及体会作如下汇报。

一、考察内容

在为期一周的考察中,考察团先后参观了青森县苹果研究所、2岩手大学农学部果树园艺研究室和附属农场、弘前大学农学生命科学部附属农场、国立苹果研究所、江刺农协园艺产品选果设施及采后分级包装加工厂、低农药管理的木村果园、米里苹果生产组合果园、长野市果品批发市场、落合果园、农协果品加工厂、丸源园艺工具加工厂、小布施果园机械市场、高泽矮化栽培苹果园以及东京大田青果批发市场等,在考察过程中得到岩手大学农学院寿松木章教授、青森县苹果研究所所长岩谷齐先生、栽培部长长内敬明先生、弘前大学附属农场场长大雄内一副教授、长野县果树试验场栽培部长岛津忠昭先生、以及原长野县果树试验场研究员落合进一、长野市农业委员会委员小山英寿、山梨县笛吹市中日农业友好协会会长有鹤浩一、胜沼酿造株式会社社长有鹤雄二、汤本浩司、浅间观光农园园长须田信行、须坂青果批发市场营业部长黑岩利雄、岩手县农协青果销售部小泽静雄等先生的热情接待和大力帮助。

考察中了解到,日本目前有苹果栽培面积80万亩,主要分布在青森县、岩手县和长野县,青森县苹果种植面积最大、岩手县生产的果品在品质方面最有名。日本当前种植的主要苹果品种有红富士、乔纳金、津轻、信浓红、信浓黄、王林等,其中富士苹果占到总面积的30%以上。从栽培结构上来看,乔砧稀植和矮砧密植果园面积各占50%。果实套袋所占比例不足20%。青森县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一般在5%以上。年降雨量在800-1600毫米,日本受台风影响很大。

二、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栽培与机械方面:

1、栽培模式:老龄果园以乔砧稀植为主,树形主要采用开心形,树干较高、主枝数量少(2-4个),单层开心,该树形既改善了降水偏多的果园湿度环境,又抵御台风灾害。同时,近几年来为高档果品生产的需要,进行了树体结构的调整,根据富士生长的特点,采用下垂枝结果,效果良好。新建果园普遍推广利用矮化砧木,建园密度为3ⅹ5米,和4ⅹ1.5-2米两种,前者选择以省工(降低劳动强度)为目标的矮冠改良小冠形,后者则辅以传统的细长纺锤形,即兼顾产量又改善品质。

2、土肥水管理:日本几乎全部果园实行生草,行内清耕或覆盖,乔砧稀植老龄果园实施全园生草。绝大多数果园没有灌溉设施,自然降雨能够满足果树需要。但有些果园采用高畦栽植、铺设暗排水系统,以解决多雨积水问题。果园施肥每年1-2次,每亩使用N:P:K(10:5:5-10)复混肥7-10公斤,少量果园补施有机肥(颗粒撒施),没有开沟和挖坑施肥作业。考察中看到多年(30年)不使用化肥的果园,每年粉碎施入等面积的稻草秸,产量维持1500-2000公斤。

3、花果管理:壁蜂授粉已经成为常规措施,壁蜂释放量远远大于国内。疏果强度大,控制负载量已经成为生产者的共识,一般亩产量为2000公斤左右。疏果作业持续时间较长,6月中旬到七月下旬。无袋栽培比重近年来大幅上升,有的县目前达到80-90%。苹果市场质量评价已经开始标注含糖量。

4、日本苹果园常用的机械装备主要有:自走式风送弥雾机,割4草机,作业平台。另有撒肥机,旋耕机组等。在大学和研究所的试验园中有环境气象监测设施及仪器。日本果园机械结构特点:低矮、小型、能在行间1.5m及以上和第一分枝高度1.5m树冠下作业。弥雾喷药机、割草机应用最多最普遍。割草机有多种机型,多用自走式,自走式割草机行走无级变速,进退控制便捷。在近主干的树冠下、树行端部和部分固定支架的区域用背负式割草机辅助割草。喷药机基本都是自走式风送弥雾机,药箱容积600-1000L,喷雾机转弯半径小,喷药效果佳。所见作业平台均为履带式行走底盘,无级变速,升降可达4m,平台上可多位操纵。另外一些辅助工具亦有其特点,如使用很多的梯子,铝型材焊合,轻便,1.7m高的梯子重量仅1.8Kg。

5、市场与协作组织:目前苹果销售呈现多元化趋势,即有农协销售、也有产地直销交易市场和中央批发市场,适应不同生产者的需要。技术服务体系功能完善,省、市、农民联合组织都有技术员(技术顾问),运转高效。

6、科学研究:研究立项密切结合生产需要,目标准确锁定产业需求,因此,科技成果的转化十分直接和便捷。例如:适宜当地生态条件的矮化砧木育种、树形对比试验、砧木利用方式和砧穗组合试验、负载量试验等。

(二)植保方面:

日本苹果上的病虫害包括腐烂病、轮纹病、黑星病、桃小食心虫、叶螨和蚜虫等,蚜虫中除了黄蚜外还有绵蚜。在这些病虫害中5相对发生最严重的是腐烂病,原因之一是日本老果园较多,有很多果园树龄超过30年。另外就是由于异常年份冬季低温造成的冻害。尽管如此,在我们所走访的果园中,病株率一般不超过5%,远低于国内腐烂病发生的程度。排在第二位的是轮纹病,虽然日本的年降雨量达到1300毫米左右,但是轮纹病的发生程度之轻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只在一些老龄果园见到主干上一些病瘤,虽然多数果园的果实不套袋,但是在果实上未见到轮纹病。第三种病害是黑星病,仅在未经化学药剂防治的果园见到发病的叶片和幼果,而在果农的防治园没有见到黑星病。在虫害当中,我们看到的只是个别果园有黄蚜和绵蚜,而且发生的很轻,仅局限于一些枝梢,对产量不造成任何影响,其他害虫没有见到。

通过考察留给我们的印象是日本苹果园的病虫害防治做的好,有害生物发生程度很轻,基本上不会对果品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很值得我们学习。

1、栽培措施得当,果园通风透光,不利于病害的发生;不盲目追求产量,没有大小年现象,树势壮,不利于腐烂病的发生。虽然很多老果园仍采用乔砧,但是栽植方式是稀植,通常第一主枝离地较高(1米以上),树冠下不但可以行人,而且还可以进行机器作业。

2、果园化学防治质量高、效果好。在考察当中了解到,日本果园每年普遍进行10-14次的化学防治,涉及的农药多达30余种,每次用药几乎都有2-3种不同的药剂混配,防治时期是按防治历结合田间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确定,喷药的方式均是弥雾式喷施,药剂均6匀、附着性好。药剂种类高效低毒,在使用上严格遵循安全间隔期,使得果品农药残留量保持在安全质量标准要求范围以内。

3、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采用性干扰技术预防桃小食心虫的发生。这种技术是通过悬挂含有高浓度性诱剂的方式在田间释放害虫的性激素,干扰害虫的交配行为,使害虫不能正常交配产卵,从而降低田间害虫的数量。一般每亩悬挂70个左右,采用这种方式一年最少可以节省2-3次化学用药,这是一种非常环保的防虫措施。

通过此次赴日考察,进一步加深了对日本苹果生产精细管理技术的了解,同时也对日本苹果生产日趋省工、重视安全生产和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考察团一行在日考察期间业已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研究计划,以最新实用技术成果装备我国苹果产业。


报送: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发送:各苹果主产省农业厅、各功能研究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

首席科学家办公室成员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办公室 2009年7月23日印发


上一篇:2009年技术简报72-渭北苹果产区几个共性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下一篇:2009年技术简报70-蓬莱市暴雨灾害情况调查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