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推行的IFP生产制度,其核心是建立在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基础之上,其中病虫害的防治指标成为基本的要素,尽量采用环境可以接受的措施防治病虫害。我国于1975年在全国植保大会上提出“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目前综合治理的概念为:“从农业生态系整体出发,充分考虑环境和所有生物种群,在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因素控制病虫害的前体下,采用各种防治方法相互配合,把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允许为害水平以下,并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经济允许为害水平是实际操作中衡量病虫害防治的标尺,防治指标是经济允许为害水平评估中害虫数量的具体密度,是实行科学治理的关键标志。
其中L为经济允许损失;C为防治费用;Y为产量;P为产品价格;E为防治效果。
制定防治指标要考虑影响其形成的因素,防治费用受到防治方法,农药种类,人工费用等影响,产量受到土壤、人工管理、气候、大小年等的影响,防治效果受防治方法、使用农药种类、操作技术等方面影响,要考虑害虫为害特性,为害果实和为害叶片造成的损失不同,不同虫口密度、龄期危害程度不同,作物对为害的反应受到补偿能力、生育期等的影响。在具体的每项因素中又受到其它因素影响,如危害程度受到为害部位,为害时期的影响,而产品的价格又随着市场的变化随时在波动,因此,经济允许为害水平是一个理论上的指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考虑综合多种因素,尽量选取具有普遍意义的要素数值。
目前我国苹果生产中多数防治措施是凭经验决定,缺乏科学的依据,为了逐渐建立防治指标体系指导生产,现将目前我国苹果园发生的害虫防治指标汇总,国内没有的借鉴新西兰、美国等资料,并希望在以后逐渐完善修订,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根据当地果园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考虑的因素包括果园的产量水平、防治费用、防治效果、需要兼治的病虫害、气候状况、栽培习惯等。
表. 国内苹果主要害虫防治指标汇总(调查方法另附)
| | | | | 上年发生严重,需要越冬代地面处理,用诱捕器监测到第1头成虫,开始地面施药。
生长期诱捕器监测,平均每天每个诱捕器诱到5头成虫,开始查卵,卵果率在0.5%以上,开始喷药。
| | | 推荐使用昆虫生长调节剂类药剂,在成虫羽化初期喷药。
| | | | | | | | | | | | | | | | | | |
收集整理的防治指标有些是过去多年前的研究结果,有些是引用国外的资料,适用性有待验证,各地可以根据生产情况适当调整,并且认为建立起防治指标体系框架以后,可以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有个指标总比没有要好一些。
此外,在整个苹果生产过程中,要有一个完整的病虫害控制计划,建立以生态控制为中心的综合治理模式,从栽培措施,生物防治,人工防治,物理防治等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生长季进行定期监测,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针对主要病虫害进行监测,随时掌握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动态。采取措施时要兼顾其它病虫害的控制。在保证丰产丰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农药使用,减少劳力投入,达到果品安全生产的目的。
发送:各苹果主产省农业厅、各功能研究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秘书处 2009年2月11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