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简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简报 > 正文

2010年技术简报34-苹果树腐烂病需要探讨的问题

发布日期:2010-05-20  

技术简报

第34期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2010年5月10日

苹果树腐烂病需要探讨的问题

病虫害防控研究室 孙广宇 曹克强

我国苹果树腐烂病近来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从2005年开始已进入历史上第五个发生高峰期。和前几次发生相比,本次大发生虽然“老果园”发生普遍偏重,但是,一些新栽培苹果的地区也开始发病,一些幼园,甚至苗木也出现了腐烂病,本次流行将对我国苹果产业产生更深远的不良影响。

尽管各级政府农技部门、果农等都很重视腐烂病的防治,但是腐烂病的发生还是非常严重。我们认为,在腐烂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上都存在许多问题。有很多东西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腐烂病发生规律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目前已明确苹果树腐烂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特点,在病原菌产孢、释放、侵染方面有了较多的研究,对病斑的扩展规律也有了较多地了解,但是对于腐烂病发生规律还有大量问题不明确,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

1、苹果树腐烂病菌可以从不同组织侵染苹果组织,但在对不同侵染所需条件如何、在不同组织或器官如何扩展、影响扩展的因素、发病机理等等不甚清楚。

2、病原菌种类及种群构成、致病性分化等:近两年逐渐明确了病原的种类构成,但其他方面的研究还没有涉及。

3、病原菌传播、越冬、接种体来源等:日本发现腐烂病菌可以随雨水传播1公里。按照这个结果,我国许多果园将修剪枝条大量堆积在房前屋后(尽管不在果园旁),极有可能成为高密度病原接种体的来源。

4、幼树、苗木大量发病的原因等:传统上认为腐烂病发生在树势衰弱的老树上,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一些再植园有腐烂病发生严重的现象,但对大量非再植园幼龄树亦普遍发生腐烂病的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索。

5、腐烂病大范围流行与气候关系等:1947-1948年冬季大冻害之后,辽宁产区腐烂病大流行。1952年日本冬季大寒潮袭击,导致1956年北海道地区腐烂病大流行并向全国蔓延。显示腐烂病发生与冻害有一定关系。但历史上多次腐烂病发生与冻害的关系并不明显,与其它气候因素的关系有待于揭示。

6、腐烂病发生与寄主的关系:包括病原菌侵染后寄主的反应、寄主抗性与腐烂病发生关系、寄主对创伤的修复能力、不同品种抗性分化、抗性品种的利用及资源抗性鉴定发掘与利用几乎为空白。

二、腐烂病的综合防治问题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国成功生产出福美胂,并大规模应用,在防治上起了一定作用。在福美胂被禁用后,生产上还缺乏一种被大家广泛接受的替代药剂。生产中对腐烂病的防治表现为:重治疗,轻预防;重药剂,轻树势;重春季刮治,轻周年预防与治疗。苹果树腐烂病一定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办法,至少,在目前还缺少有效药剂的情况下更应该如此。根据腐烂病发生特点,在各地调研防治腐烂病的成功经验,及与我国腐烂病研究专家的探讨,我们提出:以培养树势为中心,以及时保护伤口、减少树体带菌为主要预防措施,以病斑刮除药剂涂布为辅助手段的综合防治措施。对于这一综合防治技术,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还需要探讨并尽快解决:

1、对清园所用药剂进行实际效果评价;

2、对果树生长期采用的保护性药剂的用药时期与效果评价;

3、对农家肥不足的地区,需要研究秸秆覆盖与还田、秸秆腐熟、

生草与覆草等具体应用的技术可行性。

三、药剂防治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登记了一些防治腐烂病的药剂,如甲硫·萘乙酸涂抹剂、菌毒清、甲基硫菌灵、腐酸·硫酸铜、抑霉唑、甲硫·萘乙酸、弗兰克、噻霉酮等。目前,从生产实际应用来看,田间病斑复犯达20-30%,显示这些药剂的作用还没有达到福美砷的效果。从文献来看,多数药剂缺乏评价使用效果的研究报告,或者在试验设计及结果统计上存在显著缺陷,因此无法从科学的角度评价其效果。

膏剂沥青漆刮治后涂一次,预防重犯效果达90%或以上,可满足防治要求。但由于沥青漆只是煤焦油提炼过程中一个副产品,不是农资产品,因而并没有在生产上推广使用。一些所谓的“民间验方”经常在一些期刊上被推介,例如:大蒜涂擦法、人尿防治法、仙人掌块涂抹、醋液涂刷、食盐涂抹,碱水加泥巴等等,没有见到实际应用的效果报告。

陈策先生建议在腐烂病药剂筛选及评价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药剂现在可供选用的涂剂有多种,需要通过试验明确其确切的预防重犯效果,选出有效种类;

2、选择病疤涂剂,建议选用能渗入病疤木质部、控制进入木质部的病菌的杀菌剂或膏剂,如能促进病疤愈合则更好;

3、评价某种杀菌剂或涂剂,须通过田间试验,确认其实际的防病效果,以田间防病效果为取舍的主要标准;

4、检验防病效果,至少要经过一个发病盛期的考验,即在第一年春季处理,到第二年晚春发病盛期过后才能做出评价。

5、除了筛选铲除性杀菌剂,还可考虑筛选内吸杀菌剂和诱抗剂。

报送: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发送:各苹果主产省农业厅、各功能研究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

首席科学家办公室成员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办公室2010年5月12日印发

上一篇:2010年技术简报35-环渤海湾冷凉地区苹果园行间生草草种初步筛选评价

下一篇:2010年技术简报33-苹果树腐烂病综合防治技术及控制蔓延的应急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