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宜川县是黄土高原优势区苹果重点生产县,也是陕西省确定的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县。近年来,该县按照整体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其中果农专业合作社发展更快,并在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为把握果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探索其中的共同规律,凝练值得在我国两大苹果优势区推广的经验与做法,产业经济研究室根据规定的目标任务“苹果产业组织培育及规模化经营模式研究及试验示范”,制定“宜川县果农专业合作社调研方案”;2010 年1月30 日-2 月4 日,组织调研组赴宜川县,采用召开座谈会、入社访谈的方法,就果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依托产业、治理结构、资金管理、服务功能等进行了实地重点调研。调研组举行4 次座谈会,与宜川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以及农业局、果业局、经管站、农业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从不同管理层面就2008 年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建设情况进行研讨,乡镇管理干部、农技推广人员及21 个果业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理事、财务管理人员分别就合作社发展概况、服务功能、管理和运行机制以及发展中面临的难题与调研组专家进行讨论,其中重点与兴旗、彦红、云辛、国盛、祥源五家合作社的理事长研讨。调研组还深入5 个苹果乡,对随机选取的22 个苹果专业合作社和3 个资金互助社进行入社重点访谈,共获取有效问卷21 份。
宜川县是果业大县,全县11.4 万人口中果农8.7 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6.32%;果树总面积达34 万亩,其中无公害苹果基地认证面积4010 亩,正在申报的有机、绿色、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认证面积3 万亩,打造了特色品牌5 个,建成分级选果线2 条。2009 年全县苹果总产量28 万吨,果品总产值达到5.6 亿元,人均苹果收入6000元,其中苹果人均收入上万元的行政村30 多个。
2007 年7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宜川县以果农及果业合作社为主的农民合作社发展迅速、成效显著,被陕西省确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省级示范县,并成立了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学院,启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县建设项目。截止2009 年底,全县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13 个,其中果业专业合作社有84 个,入社果农达1.53 万户,占到全县果农的80%以上;专门从事果业生产的人数达到7.14 万人,占全县农户的95%以上。
1、发展模型。宜川县果业合作社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采用以“村支部+协会”模式,按照“成员入股、按股分红、实体经营、滚动发展”的运作机制,鼓励农村基层干部领办或在合作社兼职,发挥“能人”在合作社发展的示范、带动和凝聚作用。
全县113 个合作社中,合作社理事长大体由四类人组成:一是村支书或村主任,占到30%;二是经营大户或农村能人,占到45%;三是企业经理兼任,占到23%;四是大学生“村官”兼任,只占到2%。可见,村组领导、经营大户、企业负责人等“能人”,在农民专业合
2、依托产业。依托当地苹果等优势产业,因势利导发展合作社,是宜川县发展合作社的重要特征。从合作社发展的产业基础看,选取的21 个样本合作社中,苹果专业合作社18 家,占到样本的85.71%;果蓄结合、多种经营合作社有3 家,占到样本的14.29%。其中,苹
果专业合作社重在农资统购、果品贮藏、苹果市场营销等综合服务功能的开发与利用,而果蓄结合、多种经营合作社更注重产后加工、包装、销售功能建设。
3、治理结构。针对合作社发展起步晚、基础薄弱等问题,宜川县按照《合作社法》要求,从管理体制、治理结构、运行机制、财务及分配等方面,出台了相关制度和政策,对合作社进行统一引导
和支持。所有合作社均设有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以及秘书长、会计、出纳等重要岗位,并经社员大会选举产生相关负责人。理事会和社员大会是合作社的主要决策结构,其中由理事会决策的合作社有7 家(35%),社员大会决策的有8 家(40%),理事会和社员大会分权决策的有5 家(25%)。无论理事会还是社员大会,均采用一人一票制,体现合作社决策权力的公平性。
4、资金管理。社员集资是合作社获取运行及经营资金的主要来源,其中现金和房产、地产是社员最主要的入股方式。此外,现正政府通过示范项目建设,为部分合作社提供资金支持。被调查的21个样本合作社中,注册资金最高为112.8 万元,最低为12.5 万元,平均47.3 万元。现有资产总额最高为150 万元,最低为21.7 万元,平均为84.9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占资产总额的55.79%,流动资产占33.6%。合作社资金主要用以冷库、气调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农资采供等流动资金应用以及相关培训等方面。
5 、服务功能。根据调查,宜川县80%以上的果农合作社已具备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功能。果农合作社的服务功能按重要性依次为:果品销售、农资统购统销、果品贮藏与包装、技术咨询与培训、生产资金互助、市场信息以及土地流转合作等服务,提高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效率,合作带来的增值效益明显。
围绕解决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合作初级、载体单一、公共服务缺位等制约我国苹果优势区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共性问题,宜川县农业合作社实践探索中值得借鉴经验为:
1、行政推动,政策扶持。地方政府应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全局性工作来抓,特别是县委、县政府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齐抓共管、包抓分干,将合作社建设纳入乡镇、部门年度绩效考核管理,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人才支撑、项目建设等多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2、强化指导,规范运行。通过开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前的辅导、法律政策咨询、运营管理和业务指导等工作,依法建立合作社社员管理、财务管理、收益分配等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理事会、监事会、社员大会等组织机构,落实岗位人员、办公场所、档案账簿、营销实体等,使合作社运行法制化、规范化。
3、做强产业,典型示范。积极扶持主导产业适度规模发展,夯实产业基础,突出产业发展优势,选择具有一定实力、符合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的合作社作为示范典型,突出发展特色,多方宣传,重点扶持发展,确保规范运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4、能人带动,培育骨干。动员和吸收农村专业大户、农产品经纪人、科技带头人、外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等农村能人加入合作社,选配“大学生村官”,招聘、培养农民技术员,并通过系统的政策法规、经营管理培训,为合作社培育、发展管理、经营、技术、财务等方面专业人才。
5、资金整合,项目支撑。落实项目扶持带动,多途径争取水利、农业、扶贫、农综开发等等财政资金支持合作社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政府协调商业银行,为合作社提供信贷担保;成立并规范运行“资金互助会”,为社员提供小额快捷信贷服务。
6、拓展服务,提升功能。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特色,整合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合作社的强强联合,专业合作、集约管理,提升合作社的规模效应;立足实体经营,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积极发展金融和农产品加工服务,不断拓宽合作社的功能和产业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