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县有机苹果生产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2009年 7月 5-31日,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岗位专家及其团队成员,在洛川县 3个乡镇 6个有机苹果生产基地村,针对农户家庭基本情况、有机苹果栽培意愿、生产投入与产出、销售渠道以及对有机果品栽培管理方式的认知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样本选取与调研方法
洛川县目前共有 7800亩有机苹果园,主要通过企业牵头设立有机苹果基地的形式发展。所以,调研首先选取承包有机苹果生产基地的 7户果农为调研对象。其次在 8个有机苹果基地所在的 6个村子即旧县镇上桐堤、旧县镇马家塬村、旧县镇韩村、旧县镇王家村、黄章乡潘尧科村、黄章乡金盆村,分别按 10%的比例随机选取 70户非基地果农,了解其有机果品栽培管理意愿与动机及经营情况,以说明示范基地的辐射作用与有机果品栽培管理方式和传统栽植方式之间的投入产出差异。本次调研主要采取入户问卷调查,重点农户访谈,管理部门座谈等多种形式获取一手资料,以了解果农、乡镇果站,县果业局这三方面了解有机苹果发展情况。
二、有机苹果生产发展的今本情况
1、有机苹果示范基地运行模式
洛川县有机苹果由企业牵头,以“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组织果农生产经营。延安果业集团按照《欧共体有机农业 2092/91标准》和《中国有机产品标准》制定了公司内部的《有机食品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并以此挑选有机苹果生产基地,在果农自愿参与的前提下,通过签订《有机食品苹果生产管理协议》规范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在生产环节上,由企业负责组织果农学习生产技术与基地果园注册认证等基础工作,统一采购有机肥料与农药等专用农资并以购价销于果农,同时要求果农必须严格按照生产标准规范生产行为;在销售环节上,由企业根据有机果品收购标准与市场行情收购基地苹果,果农也可根据市场价格自由选择销售渠道。
2、有机苹果发展阶段性效果
(1)有机苹果栽植面积逐渐扩大。在洛川县 2008年 10月已通过欧盟认证的 1000亩有机苹果生产基地,按照有机果品栽培管理方式进行生产,商品率明显提高。2009年洛川县政府又与陕西华圣果业集团公司达成项目合作,继续扩大有机苹果栽植面积 10000亩。
(2)非基地果农参与有机果品栽培管理意识强烈。示范基地周边的非基地果农均认为有机苹果属于优质苹果,90%以上的果农表示愿意选择有机果品栽培管理方式,经营动机主要是认为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有机苹果质量好,价格高,预期收益将明显大于传统栽植方式。
三、有机苹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基本配套设施难以满足生产需求。有机苹果生产技术规程中规定有机苹果园必须远离一切污染源,因此,基地果园多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带,而这些地区道路、灌溉与电力等基础设施严重缺乏。此外,政府提供的各项农资扶持如配发杀虫灯、诱虫带、粘虫板、扑食螨等数量较小且不能及时到位。
2、果农对有机果品栽培管理方式认知度较浅。根据调查,50%左右的非基地果农表示“不知道有机苹果”,37%的普通果农将有机苹果理解为“不打农药,不上化肥的苹果”。85%左右的非基地果农表示愿意在政府的倡导与扶持下选择有机果品栽培管理方式,且表现出极强的从众心理。而 7户基地果农都表示自己是于 2008年在政府引导下开始有机果品栽培管理,之前并未接触有机苹果。
3、有机苹果转换期风险较大。根据有机苹果生产技术规程,基地果园必须经过三年的生产转换期且经过认证机构检测后才能将其生产的果品定为有机苹果。在转换期内,果园生产必须严格按照规程统一操作,只能喷洒 3-5次波尔多液与百草一号两种农药,基地果农表示转换期第一年因突然停止使用普通农药,易发性病虫害如螨类、蚜虫和苹果早期落叶病等较难防治,且因施用的农家肥肥力 在使用第二或第三年才能真正发挥效用,转换期第一年产量明显下降,果实品质也有所降低,其收益不低支出,之后两年内收益才可能逐渐好转,这种情况加大了果农的经营风险。
4、有机苹果生产成本较高且信贷困难。苹果生产的成本主要体现在农资投入与雇工支出,精细化管理的有机果品栽培管理成本更高。2008年基地果园在施肥、套袋、摘袋、疏花疏果、采摘等关键环节平均雇工支出为 2068元/亩,非基地果园在此五个环节的平均雇工支出为 1097元/亩。基地果农因当地无稳定农家肥供给无法满足求,只能从外地购入,其运输成本使肥料成本增加 0.008元/斤左右;基地果园套袋多选用质量较好价格较高的双色袋(价格为 0.45 -0.51元/个)。较高的生产投入致使基地果农的自有资金无法满足生产需求,而信贷机构较高的信贷条件与民间信贷较高的利率(2-3%/月),使果农的贷款需求很难得到满足。
5、有机农资种类较少且供应数量不足。目前在洛川农资市场上无稳定农家肥供应点,对于化学有机肥的需求,有机果农必须预定,或者从不同的零售商采购才能满足生产需求;对于价格颇高的有机农药,种类较少,有机苹果生产技术规程中目前允许使用的农药只有自制的波尔多液与百草一号,有机果农反应在打药季节很难从农资经销店集中购得所需农药。部分普通果农不愿意选择有机果品栽培管理方式的原因之一便是农资市场上无有效替代农药,顾虑不使用普通农药,病虫害得不到有效防治,风险较大。
6、果站技术人员匮乏。目前,由于果站技术人员有限,一个技
术员同时负责 4个村子的技术指导且无专门的有机果品栽培管理技术人员,基地果农在实际生产各环节遇到如早期落叶病的防治、水肥管理、农药的配方、采后处理等技术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技术人员的指导。
7、市场尚不认可有机苹果。在 7800亩的基地果园中有 1000亩已在 2008年 10月通过欧盟 ECPCERT认证,但收购商收购时只看果个、果面、色泽等外观,并不考虑苹果生产方式导致的农药残留多少问题。2008年通过认证基地果园商品果价格在 1.3-2.16元/斤之间,而非基地果园的商品果价格在 1.1-2.1元/斤之间,二者并无明显差异。市场目前仍未表现出对有机果品的认可。
四、对策建议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需逐渐完善道路、水利、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有机苹果生产需要,同时根据生产周期及时配发农资补贴,压缩配发环节,增强政策的时效性。
2、加强有机苹果宣传。农业推广部门一方面要加大有机果园示范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使其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针对非基地农户的意愿,引导更多果农主动选择从事有机果品的栽培与管理。如经常邀请专家进基地对果农进行有机果品栽培管理技术培训与指导,并通过多种媒体扩大宣传。
3、引导有机苹果专业合作社建立。政府在政策设计上引导和扶持果农组织成立真正有效的专业合作社,帮助果农实现统防统治,
有效获取市场信息,及时得到最新技术指导。
4、扶持养殖业发展。果农在经营果园之余已无资金与劳动力开展养殖,政府可引进养殖企业集中进行养殖,以满足有机果品栽培管理对农家肥的需求,既降低果农生产采购成本,同时又扶持了辅助产业的发展。
5、提供果农信贷担保。政府应出面为果农提供信贷担保,提高信用度,以帮助果农筹集资金,刺激果农增大生产投资,同时遏制民间暴利信贷,降低果农经营成本。
6、鼓励企业树立有机果品品牌意识。利用品牌效应推进有机苹果的生产与销售,促使消费者将主观需求转化为实际购买需求。作为生产个体的基地果农可通过注册的形式,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使用统一品牌,将市场与有机果品有效结合起来,扩大有机果品的利润空间。